1)第243章 谨慎的钦差_明朝大丈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景接到朱由检的手谕的时候,己经回到了山西平阳府。中文{*~*}

  在迁走三十多万灾民以后,河南方面压力大减。

  李景调集的粮食,加上从贪墨的官员和那些无良的粮商家里抄没,再加上吴巡抚从富商手中筹集和府库的存粮,已经足够应付剩下的灾民的基本需求。

  另外,李景以粮食为筹码再加上张楚带兵围剿,暴乱的灾民已经平定。

  到这个时候,李景已没有必要继续留在河南。

  而且李景离开平阳府已经三月有余,家里许多事情都需要李景拿主意,因此李景把剩下的事宜交给吴巡抚等人之后,给朱由检写了封奏折,随后便带兵回转平阳府。

  实际上李景在河南这段时间,大部分的事情已经由袁可立处理完毕,有些需要李景决定以后方能处理的,也由袁可立写信告知,然后李景通过书信的方式做了决断,剩下的需要李景处理的,则必须要李景看过之后才能定夺需要李景亲自看的,主要是三个地方。

  第一个是军工厂,孙元化到来以后,自然不会放弃他的老本行,大炮那是必须要造的。

  但是在看过李景使用的小炮以后,孙元化知道,他造出来的大炮实用性跟李景设计出来的小炮相比相差实在太远。

  首先装填火药和火炮还要点火才能开炮这两个缺点是必须要改进的,但是在改进这两种工艺之前,还需要解决钢的质量问题。

  因为孙元化以前铸炮用的是精铁,其实就是带有一些钢的性质的熟铁,用个这样的材料铸成的炮筒,打几发炮弹,炮筒就得变形,因此铸炮的材料必须经过改进才行。

  孙元化现在采用的是用铜来铸造炮简.

  李景走的这段时间,孙元化带人没日没夜的工作,终于做出一门火炮。

  但是铸成以后孙元化发现,用铜铸炮成本实在太高,而且太过沉重,搬运的时候十分困难,就算用马车拉都费劲。

  李景到河南以前曾经说过大炮要想方便运输,必须安装炮架粘辘,这个东西有点类似于车架,套上牲口就可以拉走,使用的时候将粘辘取下,然后把炮架固定,这样用着才方便。

  但是虽然他们是按照李景的思路做的,但是成品出来以后,却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儿。

  由于炮简太长,套车的时候还需要在炮筒下面再安装两个枯辘,这样才能套上车,等用车拉的时候又发现,四个粘辘在转弯的时候,经常转不过来。

  另外,在试射的时候发现,炮弹爆炸后威力没有预期那么大。

  孙元化知道,这是因为弹头的尺寸过小,限制了弹头的装药量。药量不足,炮弹的威力自然不够,但是把弹头的尺寸增加以后,又发现射距不行,炮弹根本打不远。

  经过研究,孙元化发现单单增加弹头的尺寸是不行的,弹头尺寸增加

  请收藏:https://m.bqgu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