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百二十八章 李安国调职_明朝大丈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来群岛发起攻击以后,部分军粮也由缅甸提供,另一部分则由吕宋供给。

  卢象升和洪承畴部的军粮由河套地区供给,孙传庭部的军粮由江浙地区供给。北征军的军粮大部分由辽河平原供给,不足的从江浙两湖地区调运。

  就是说大明上百万军队和后勤部队大部分的军粮是靠新开辟的粮仓解决的,江浙和两湖负担的并不重。

  而暹罗跟缅甸一样,都是稻米之国,等到西南军完全占领暹罗以后,大明又多出一个大粮仓,那时大明真的是再也不用担心粮食问题了。

  实际上还没完全占领暹罗,西南军便已经开始从暹罗往大明国内调运粮食。

  内阁书房,李景和阁部诸臣微笑地听着杨柳风汇报各地报上来的数据。

  待杨柳风念完,李景笑道:“看来形势一片大好啊!”

  杨柳风收起资料笑道:“是啊!我们都没想到会是这样的结果,还是大帅有远见啊!”

  李景摆摆手笑道:“这些话就不要说了,我已经听腻了。”

  转头看向袁枢道:“伯应兄有什么事?”

  袁枢道:“是关于大公子的。”

  “哦?安国怎么了?”李景疑惑道。

  袁枢笑道:“大公子这些年在青海治理地方成绩卓著,吏部公议要调大公子进京到通政司任职。”

  李景闻言皱了皱眉道:“怎么又晋升?这才两年安国就升了三级,现在你们又要调他进通政司,你们提拔得也太快了?安国今年才十九,你们这么提拔他,我不同意!”

  “大帅,这是大公子今年的考成成绩,各方面均是特优,您看看。”袁枢说着从袖中取出一份资料得给李景。

  李景摆摆手:“我不看,青海人口稀少,有些州县才只有几千人,只要用点心就能把地方管好,你们考成特优,根本就做不得数。”

  袁枢笑道:“这可不是管好那么简单,您看看大公子在地方做的这些事,都是实打实的政绩,老百姓深受其惠啊!”

  李景摇摇头,轻叹了口气道:“你们不要以为我不知道,安国到了地方以后,他母亲不遗余力地帮他,在他的治下办工厂,修道路,修水利……花了家里不知多少钱。说白了,他这些政绩都是家里出钱买来的。”

  “大帅,您这么说我不同意,就算大公子用家里的钱治理地方,可这些事都是大公子统筹安排的,夫人可没帮他做这些事。”袁枢忙道。

  李景道:“他要是连这些小事都安排不好,那不白跟高兄弟学了那么多年了么?”

  袁枢笑道:“大帅,您不要觉得大公子是您的儿子,为了避嫌就压着他,大公子可是从一名小兵当起,又在地方干了这么多年,大公子对地方事务是十分了解的,所以他在地方制定的政策都得到了老百姓的拥护。您不知道,老百姓听说朝廷要调大公子进京,都哭着

  请收藏:https://m.bqgu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