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26章 淋尖踢斛_明朝大丈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百度明朝大丈夫吧

  vip章节的连载贴,禁止灌水:

  公众章节到创世阅读,为作者增加点击

  请有能力的朋友订阅本书,支持作者,使其走的更远。一脚,这时超出解壁的粮食就会洒落在地上,当老百姓去捡拾落地的粮食的时候,官吏会以损耗的名义不允许老百姓拾捡。这就是淋尖踢斛,踢出的部分就是所谓的粮食运输过程中的损耗,这部分就成为官吏的合法收入,老百姓呢,只能回家再送粮食,补上被踢落的粮食。

  淋尖踢解这一招明朝大部分官员都会,明朝时期,包括很多名臣如三杨,李贤,徐阶,张居正等人都是靠淋尖踢解和火耗的收益来养活家小和私人下属。。

  轻叹了口气,李景接道:“老百姓种点儿粮食不容易,这种缺德的事情以后就不要再干了。

  “是!”李治应道。

  李景转头看向众人:“你们也是一样,现在你们的傣禄己经大幅提高,不要再用这种手段盘剥老百姓了。我在北方等省成立了民情署,在南方很快也要成立相关的部门,若是接到老百姓投诉有官员用淋尖踢斛这样下作的手段中饱私囊,那这个官儿以后就不要当了。”

  “我等谨遵大人教诲。”众人忙道。

  李景点点头接道:“其实,单靠老百姓交纳粮食是养活不了大明这么多的官吏的,得靠商税才行。

  宋朝之时,国家为何殷富盖因国家重视商业。

  本朝太祖重农轻商,以致历任皇帝都不重视商业,实际上我们都知道,经商的收益远比种田的收益要多得多,偏偏朝廷制定的商税简直低得离谱,商人缴纳的赋税微乎其微。对太祖他老人家我是很钦佩的,但是太祖并不是什么都是对的,错的东西我们就要改正。我想太祖他老人家在天之灵知道我们纠正他的错误,令大明走向强盛,必会欣慰不己。”

  “大人说的极是。”众人忙道。

  李景笑笑:“泉州商业发达,尤其海外贸易更是暴利,这一块的赋税你们一定要给我盯紧了。

  “我等谨遵大人之命。”众人齐声说道。

  李景摆摆手:“我这次来福建,一是为了招安郑芝龙,二是跟荷兰人谈判,如果这两件事办成,大明日后财源滚滚。”

  “不知大人此行可否顺利”郭丰荣忽道。

  李景摇摇头:“哪有这么容易,郑芝龙说他需要考虑考虑。”

  “大人如此礼下于他,他还要考虑,真是不知进退!”郭丰荣道。

  李景轻轻叹了口气道:“强扭的瓜不甜,若是我一味强压,郑芝龙终究不会心服,以后难免还要生事。”

  说着李景站起身来:“好了,我得抓紧时间赶往福州,那边的酒席想必己经准备好了,我敬大家一杯酒,就要启程了。”

  “大人,晋江离福州数百里,大人今天无论如何是赶不回福州了,不

  请收藏:https://m.bqgu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