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三五章:老家的变化_大时代1977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陈一鸣冷笑一声:“真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啊!”

  林晓光懒得理会他的嘲讽,他们之间,关系好的只差同穿一条裤子了,隔一年半载不联系也不会生疏。

  “我有个老乡,叫雷猛,他今年高中毕业了,现在是我老家大队企业的代表,我想让他来深镇特区,开办工厂,进关的边防证正在办,你家人要是认识深镇本地的领导,那赶紧给介绍一下。”

  “喂喂喂?”陈一鸣不乐意了。

  “你当深镇特区是家开的?我是莞东的,深镇特区以前是宝安縣,归惠阳地区管,不归莞东管,我家在那没关系。”

  “反正我只能求你,别人我也不认识,就麻烦你了。”

  “靠,你这孙子。”陈一鸣无奈:“大队企业,你真说的出来?我都不好意思跟人说。”

  “算了算了,你先说说大队企业的情况,不说清楚我怎么找人?另外,有名气吗?没名气的话还是算了,你另想办法吧。”

  林晓光笑了。

  “有名气,当然有名气,我老家南窑大队的队办集体企业,去年暑假就出了大风头,在全国人民面前露面了,冬天的时候上了人民日报,产值突破五十万,你知道的,现在是西陕省内的明星企业,全国人民都知道。”

  “也行吧,我试试,等我的消息。”说着,陈一鸣便挂了电话。

  林晓光没说谎。

  去年一整年,制砖机、制煤机、制球机,养猪场、养鱼场、塑料大棚,六样下来,南窑大队大发展,十月底,大队四百个劳动力就不够用了,老人都走上劳动岗位,可还是不够。

  最终,严东明取得上级领导的支持,成功把隔壁三个大队合并。

  去年十一月初合并的,到今年开春,人手又不足,又合并一次,这一次合并五个大队,真个云台公社才二十个大队,转眼便剩下一半。

  严东明他这个大队书记当得,跟公社书记没什么区别,就是管辖范围小了点。

  不够产值方面,一点都不逊色。

  之前玩三种手工业,制砖、制煤、制玻璃球,搞两个养殖业,养猪、养鱼,还有两个种植业,种小麦和蔬菜,一年下来产值突破五十万。

  这里是产值,不是净利润。

  净利润比较低,因为买了不少固定资产,比如拖拉机、收割机、卡车之类的车辆,还有一些其他机器,花了不少钱。

  到去年寒假,玻璃球的生意销售大幅度下降,他又联系叶文东开始搞青少年盗版书籍,也就是港台武侠和言情小说,买了不少印刷机,到今年暑假放假前,产值终于突破一百万人民币。

  如今的南窑大队,不缺人也不缺钱,严东明一个大队书记,当得比升任公社书记常建平都阔气。

  想到南窑大队,林晓光想着,也给严东明打一个电话。

  电话接通,两人聊了几句,严东明压抑着心底的自豪,说道

  请收藏:https://m.bqgu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