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三十八章 访谈(一)_刚毕业校花逼我吃软饭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青年人的定义,四十五周岁以下都是青年人,都是正值青春,对于不同的年代、不同的人群,青春有不同的涵义,既然是学生的青春,我想对我的学生给予三个方面的期许。

  我期许他们用担当来诠释青春的本色。担当是什么?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志向,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抱负。

  所谓担当,就是从本职做起,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把梦想扛在肩上,把使命装在心中,把责任融入血脉,用担当去诠释对于民族、国家、社会的深沉情感!

  我期许他们用行动来支撑青春的自信。“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任何成就的背后是实干和行动书写的、是努力和汗水铸就的,希望同学们做理想青年,不做“光想青年”,用行动支撑自信,用实干成就未来。

  请告别早上设置八个闹钟的“阶梯式起床”,告别健身房扑腾两下就发朋友圈的“官宣式减肥”,告别明日复明日的“明日歌”,甩掉懒惰的拖油瓶,建起行动的加油站。

  我期许他们用奋斗来永葆青春的活力。青春,不是一个阶段,而是一种状态,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奋斗的青春永远“18岁”,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

  要永远铭记,不好高骛远,不畏缩不前,不羁于过往,不忧惧将来。只有流过泪的眼睛才更明亮,只有磨砺过的心灵才更坚强,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幸福,只有奋斗的芳华才配得上锦绣。”

  听到江岩的回答,连茗震骇地和杨媛媛对视一眼,她们无论如何都没有想到,江岩毫无准备之下,居然会说出来这么文采斐然却又鞭辟入里的一番话。

  话语间既有对大学生当前学习的建议和要求,同样更不乏对他们理想抱负的鞭策,更有对大学生未来发展的思考与谋划。

  自从加入校报中心,连茗或是亲自访谈或是参与其中,见识过不少教师的专访,其中不乏学校领导,但是像江岩这样毫不准备的还是纯属首次,而像江岩这样访谈专业而深入的,更是首次。

  见得多了,谈的多了,随之便是懂得多了,连茗虽然只是校报记者,但毕竟是天海大学的校报,专业性丝毫不亚于社会上一些专业记者,眼光也非同一般。

  她能够清楚认识到,如果没有超乎常人的认知和专业性,绝对不会有如此的深刻的一番访谈。

  许久,在江岩的提醒下,连茗才从震惊中回过神,不好意思地笑了笑,看一眼第二个问题,道:“江老师,下一个问题可能会有些尖锐,如果您不愿意的话,可以选择回避。”

  江岩淡然一笑,“都是很切实际的问题,没有什么可回避的,问吧。”

  连茗点点头,道:“江老师,老师在我们对您的学生进行调研的时候,发现您有个很特别的特点,就是尤其注重学生们的学业。

  个别学生觉得不应该,觉得大学生应该将精力放在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上,对此您怎么看?”

  请收藏:https://m.bqgu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